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动态>环境提升

新民大街改造:践行历史与生态并重的绿化使命——长春市林业和园林局新民大街绿化改造提升工作纪实

时间: 2025-07-07 14:05 来源: 长春市林业和园林局
【字体: 打印

  在新民大街的改造程中,长春市林业和园林局秉持 “历史文脉保护与生态景观升级并重”的核心理念。通过实施系统化养护措施及开展保护性的改造工作,使新民大街的绿植不仅继续承载着这座城市的珍贵记忆,还成功焕发出与时俱进的蓬勃生机。

  一、 数据筑基:精准摸底,科学把关

  1.全域绿植建档与动态管控:为尽最大可能保护原有生态资源禀赋,前期,长春市林业和园林局对墙基及转角绿地进行彻底清理,清除枯草杂物,优化地被层次,完成地形整理。在此基础上,技术人员依托“街长制”对新民大街开展地毯式普查,对街区乔、灌木实施“一树一档”数字化管理,精确记录土壤条件、植被分布、生长状况等指标,建立涵盖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数字化“植物档案”,为精准养护提供科学依据。

 

对新民大街植物进行普查

 

对新民大街树木进行枯枝清理

  2.全面开展方案论证严格把关:围绕上海园林院设计方案,以“适地适树、保护名木古树”为核心原则,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除对方案的整体把关外,综合多年来对新民大街沿线乔、灌木的养护经验,提出“分层疏枝”的举措,确保改造后绿化景观与历史建筑相得益彰。此外,结合全域绿地普查形成的植物数字档案,对设计方案中植物配植的科学性进行研判,调整乔木与灌木保护性修剪工艺,确保建设性保护工作贯穿工程建设始终。

  二、古树守护:活态传承,全周期保育

  成立新民大街绿化工作专班,系统推进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保护工作。依据掌握情况,针对628株树龄较长的黑皮油松、沙松、落叶松等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编制专项保护技术手册,明确采用大水沉降法降低土壤盐离子浓度、补充氮素缓解生理性干旱等复壮措施。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全程指导绿化建设单位,在灌木移植、杨树及分车带乔木修剪等作业中,落实根系保护、安全隐患排查等技术措施。同时,从植物配植层次与景观协调性出发,对绿地除杂、地形整理及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提出优化建议,确保养护工作与历史街区风貌保护要求一致。

  在改造期间,为切实保护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协调多方力量加大保护施策。一方面安排专人开展全天候巡查执守,实时掌握树木生长状况;另一方面与改造施工单位紧密协作,全程跟进施工进度,及时沟通协调保护需求,确保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妥善保护。

 

对新民大街植物进行病虫害防治

 

对新民大街植物进行修剪

  三、守绿护新:历史与生态的共生共荣

  本次改造以“一株树木一段历史”为初心,既运用数字化档案、精准修剪等现代技术提升养护效能,又通过古树冠形与建筑轮廓的视觉协调、分车带植物配植与历史风貌的呼应等细节设计,让绿植成为老街记忆的生态载体。如今的新民大街全街由开放绿地与口袋公园串珠成链,乔灌木与花卉四季轮替,实现“春有繁花、秋有浓荫”的景观愿景,更让历史街区在绿意中焕发“活态传承”的生命力。

 

彩化效果

 

 

绿化效果

  编辑:刘昊、尹驰 复审:李琳琳 终审:高吉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