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长春市同心湖公园内碧波荡漾、繁花似锦,生机盎然的自然美景吸引市民游客纷至沓来、驻足观赏。这座始建于1964年的防洪水库,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变迁和系统生态修复治理,于去年9月蝶变为同心湖公园,如今已经成为水鸟栖息繁衍的乐园、市民亲近自然的"城市绿肺"。
水鸟翩跹,自然和谐的生态注脚
夏日的晨光穿透薄雾,同心湖公园芦苇丛中灵动的身影跃动成诗:凤头鸊鷉幼鸟扑棱着翅膀扎入水中觅食,白骨顶鸡在荷塘划出优美弧线,翅膀带起水珠在阳光下闪烁,鸣奏出独特的晨曲……作为城市内陆湿地,同心湖公园开园首年便迎来水鸟繁衍高峰。据公园管理所监测,湖面目前已形成凤头鸊鷉6个家庭群、白骨顶鸡5个家庭群的稳定种群,翠鸟、大雕等鸟类亦频繁现身,水鸟总数已突破百只,较往年显著增加。水鸟对生存环境极为挑剔,它们的集聚是自然和谐的最佳见证。
花海织锦,可持续理念的生态实践
沿着同心湖公园的环湖木栈道徐徐前行,南侧湖畔4000平方米荷花翩然盛开,浩瀚粉白点缀在翠绿荷叶之间,生动娇艳;瑶月岛上5000平方米千屈菜竞相绽放,紫红色花序相互簇拥,将岛屿轮廓勾勒得浪漫温婉。转至台地花园,3400平方米黑心菊宛如一条绚丽绸带,在山体中间徐徐铺展,微风吹过,泛起层层金色波浪。同心湖公园秉持"节约型、可持续型、观赏型"的工作理念,通过种植宿根花卉构建生态网络,为市民游客编织出了一幅"春烂漫、夏浓郁、秋斑斓、冬常青"的四季画卷。
从曾经的"生命水舱"到如今的"生态明珠",同心湖的蜕变印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真谛。在这里,每一片飘落的羽毛、每一朵绽放的花蕾都在讲述:最好的城市生态,是让万物各得其所,让心灵找到归处。当夕阳为湖面镀上金边,幼鸟与父母相伴归巢,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正为长春打造生态宜居之城写下最动人的注脚。
编辑:张原胜 复审:马国宁 终审:高吉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