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动态>工作动态

松脉长春丨松涛诉胜景 绿意染长春

时间: 2025-06-28 20:28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字体: 打印

  漫步长春,层层叠叠的林木将城市织成一片葱茏的绿境。夏日的骄阳下,各大公园和街道的松树舒展着茂密枝桠,为游人撑起天然遮阳伞,林荫步道间尽是纳凉休憩的欢声笑语,成为市民避暑的绝佳去处。这些松树是时光的记录者。有的历经百年风雨,见证长春城从往昔走向繁荣;有的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成为家庭野餐、漫步休憩的温馨地标。它们不仅以挺拔身姿装点城市风貌,更以四季常青的生命力,诠释着长春坚韧不拔的城市品格,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续写着城市发展的动人篇章。

  胜利公园作为长春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公园,自1915年始建至今,始终以绿意记录着城市年轮。园内800余株松树中,200余株黑松沿南向北环路两侧挺立,最大树龄约95年,粗糙的树皮上沟壑纵横,恰似镌刻着岁月密码的活态史书。

 

 

 

 

  黑松作为松科松属的常绿针叶乔木,是极具特色的树种。其小枝淡褐黄色,无毛且粗壮,大枝平展或斜伸,幼年树冠呈圆锥形,成年后渐变为宽圆锥状或伞形,展现出随岁月更迭的形态蜕变。两针一束的针叶粗硬而光亮,边缘具细锯齿,墨绿色的叶丛托起紧凑的树冠。灰褐色球果圆锥状卵圆形,宿存枝头时,种鳞鳞盾肥厚隆起,鳞脐处生有短刺,如古朴的徽章缀于枝间。这种树木抗寒能力极强,寒冬中傲然挺立,以顽强韧性成为冰雪地带的标志性树种,守护着自然与人文。

  1948年长春解放后,公园更名为“胜利公园”,园内松树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方华烈士纪念碑坐落于苍松翠柏之间,周边松树林成为市民缅怀先烈的精神地标。每到清明,家长带着孩子在松树下讲述历史,让四季常青的松树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成为传承忠诚精神的载体——它们以挺拔之姿见证城市从往昔走向繁荣,用年轮记录着长春人对历史的铭记与对未来的期许。

  对许多长春人而言,胜利公园是童年记忆里永不褪色的画卷。80年代的游园会,花灯展区亮起五彩霓虹,晶莹剔透的冰雕与墨绿的松针相互映衬,孩子们呵出的白气与欢笑声,在松林间凝结成温暖的薄雾;2014年,118米高的摩天轮开始在园内缓缓转动,黑松伸展遒劲枝桠,将游人的灿烂笑脸定格成一张张幸福的照片。

  如今,胜利公园依然热闹非凡。市民在松树下打太极、跳广场舞;老人们坐在长椅上聊天,看孩童在林间嬉戏;散步的人群沿着林荫道缓缓前行。松树的枝叶随风轻摆,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故事。从过去到现在,胜利公园的松树始终陪伴着长春人,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与欢笑。

 

 

 

  2022年,《人世间》剧组的镜头掠过老榆树旁的地瓜摊,松影在胶片上摇晃成集体记忆的剪影——当郑娟的烤地瓜香混着松针气息飘出屏幕,这座公园与城市的情感羁绊,正通过光影媒介在代际间温柔传递。

  为保护这些承载历史记忆的古树,胜利公园管理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黑松实施树体牵引支撑、树洞填充修复等专业养护,每株古树都有自己的“身份证”,游客扫码就能了解它的故事。

  胜利公园的松树始终与城市同频共振。这些绿色的史书,仍在生长新的章节,一圈圈年轮,刻着长春的心跳,它们将继续守望,在岁月的宣纸上,书写城市的未来诗行。

 

 

 

  监制 | 公海泉 周军主编 | 赵文彬统筹 | 梁洋z记者 | 王亚平 耿瑞华 肖金伟 赵丹阳合作 | 长春市林业和园林局 胜利公园投稿邮箱 | jilin@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