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河绿道曲径通幽
在人们的印象中,生态大街的绿道能骑车、能散步,旁边就是绿树荫荫,美景不断,可整个城市还没有一条临水的绿道。别急,如今伊通河中段的绿道已基本完工,一段段曲径通幽的绿道守在母亲河两侧,市民可在河畔边骑车边观景。
与机动车道“快交通”相比,绿道就是两侧有林荫、可散步休闲、可骑行健身的“慢交通”。伊通河中段绿道长约33公里,贯穿伊通河南北两岸,串联由南溪湿地到北湖的滨河公园绿地。
以往市民沿伊通河散步,遇到主要桥梁时要通过市政道路穿越马路,很不安全,更不方便。绿道开通后,市民不用穿马路,直接在桥下直达桥对岸。“为实现慢行系统的贯通,我市采取了在伊通河桥下增设步行桥的方法,即原有的结构层不动,把桥下原有的方砖道拆除,新建沥青道。”伊通河中段绿道施工方负责人说,建设中的绿道主要依托现有堤顶路、滨河步道、园路,根据场地的变化,大部分绿道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是在一起的,但个别部分会分开,再进行聚拢。部分绿道将设木栈道,有的地方还会采用钢结构。
从南溪湿地公园到北湖公园,将全部由绿道联通,直达长春世界雕塑公园、伪满皇宫博物院等沿岸景点,并与轻轨、重点公交站点形成互通。如此美丽的景致中,有没有供市民休息的地方呢?记者了解到,多功能现代化驿站将亮相绿道系统,这些驿站内设有公厕、咨询台、小型餐饮吧、小型公租车租赁点、小型自行车停车场、电瓶车停车场及停靠站、公共饮水点、医疗箱等,满足市民的需要。
在休息之余,人们也可零距离接触伊通河。伊通河中段实施了驳岸生态改造工程,“我们采用园林叠山形式,改造后的驳岸极具景观效果,同时将变成浅滩,市民可以踩着石头走到伊通河岸边亲水。”施工人员说。(本文摘自《长春日报》2017年9月8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