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长春市园林转主寄生植物临近种植易发生病虫害情况
( 试 行 )
随着长春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生态、环保、现代的园林城市,打造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的园林绿化景观已成为重中之重。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建设的第一要素,园林植物的选择与合理配置对提升长春市园林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建设绿色宜居森林城至关重要。
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布局合理、体现观赏价值,更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生物学特性,权衡植物病虫害的相生、相克关系。有些植物病虫害其病原菌或害虫生活史的各阶段是在不同种的寄主植物上度过并完成其完整的生活史,若将此类植物临近种植,将会引发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导致植物生长发育不良,出现提前落叶、枝叶畸形,甚至整株死亡等现象。
编写《长春市园林植物配置警示(试行)》是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从植物病虫害角度正确指导园林植物配置设计和园林种植施工,科学配置园林植物,遵循生物间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避免人为造成植物间病虫害共生或病虫害转主寄生关系发生、发展,达到以自然调控为主的生态治理的目的,减轻后期防治负担。
本文依据植物间相生、相克原理及长春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实际发生情况,提出了在长春地区常见的三类转主寄生的园林植物病虫害(共七组植物对应情况),旨在警示园林绿化设计及施工、养护部门,在园林植物配置中避免将此类植物临近种植,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1、苹果(梨)-桧柏锈病
寄主:苹果、梨、山楂、海棠、山丁子、桧柏、圆柏、砂地柏。
症状:
通常于5月中下旬在苹果等植物叶片表面发生1毫米大小的黄绿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成橙黄色圆形斑,边缘红色,之后表面产生具粘性的鲜黄色,后变为黑色的小粒点(性孢子器)。随后在叶背形成白色隆起,其上生有很多黄色毛状物(锈孢子器)。叶柄受害时形成橙黄色稍隆起的纺锤形病斑。果实受害部位由于生长受阻,造成畸形。嫩枝受害时病部凹陷,龟裂易断。桧柏受害后在叶腋处出现黄色斑点,4-5月间逐渐形成锈褐色角状突起,遇水后膨胀,形成黄褐色、胶质的鸡冠状的冬孢子角,犹似柏树“开花”。
山楂受害叶片(正面)
山楂受害叶片(背面)
梨受害叶片(正面)
梨受害叶片(背面)
桧柏上的冬孢子角
整株受害状
2、落叶松球蚜
寄主:云杉、落叶松
生物学特性:
落叶松球蚜以性蚜若蚜在云杉芽上和有翅瘿蚜若蚜在落叶松上越冬。第二年4月云杉上若蚜活动,分泌蜡质,6月云杉冬芽已经萌动,由于干母的刺激,新芽由基部开始,针叶和主轴变形。随着芽的生长,变形越来越显著,到瘿蚜卵孵化,虫瘿已基本形成。虫瘿球形,初形成时淡绿色,逐渐呈乳白色,开裂线微微隆起,初呈粉红色;随后虫瘿向阳面呈粉红色,终至淡紫色,开裂线呈玫瑰色。虫瘿最终开裂,若虫爬出虫瘿,经过蜕皮羽化成有翅瘿蚜,待翅展开后全部飞离云杉到落叶松上,在针叶上产卵,孤雌产卵,卵产在腹末翅下,孵化后越冬,第二年4月下旬5月上旬瘿蚜飞离落叶松迁回云杉。
云杉上虫瘿
落叶松球蚜
虫瘿导致云杉枝条变形
3、落叶松-杨锈病。
寄主:杨、落叶松
症状:
在落叶松上起初针叶上出现短段淡绿斑,病斑渐变淡黄绿色,并有肿起的小疱。叶斑下表面长出黄色粉堆。严重时针叶死亡。在杨树叶片背面初生淡绿色小斑点,很快便出现桔黄色小疱,疱破后散出黄粉。秋初于叶正面出现多角形的锈红色斑,有时锈斑连结成片。病害一般是由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蔓延。
新疆杨叶片(正面)
新疆杨叶片(背面)
以上提到的三类存在转主寄生关系园林植物病虫害中,可具体分成七组不宜临近配置植物的对应情况,详见下表:
长春市园林植物配置警示一览表
——针对长春市园林转主寄生植物临近种植易发生病虫害情况
序号 |
不宜临近配置的植物 |
病虫害名称 |
1 |
贴梗海棠、垂丝海棠--桧柏 |
海棠-桧柏锈病 |
2 |
苹果--桧柏 |
苹果-桧柏锈病 |
3 |
梨--桧柏 |
梨-桧柏锈病 |
4 |
山楂--桧柏 |
山楂-桧柏锈病 |
5 |
山丁子--桧柏 |
山丁子-桧柏锈病 |
6 |
云杉--落叶松 |
落叶松球蚜 |
7 |
杨--落叶松 |
落叶松-杨锈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