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园林植保
第08期(总第163期) 2013-08-30
长春市园林植物保护站 编印 植保热线:88934057
【植保动态】
★ 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来我市检查美国白蛾防控工作 8月26日下午,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防治处董晓波处长一行两人来到我市检查美国白蛾防控工作情况,吉林省林业厅森防总站、长春市有害生物防控办公室的领导和专家以及长春市园林植物保护站韩军玲站长陪同进行了检查。
董处长一行到达我市后,由火车站驱车直接前往我市园林部门设置的美国白蛾监测点进行实地查看,现场听取了我市美国白蛾监测情况的具体汇报,同时也对我市美国白蛾发生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
通过实地检查和听取汇报,上级领导对我市城区园林部门美国白蛾监测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一致认为长春市园林植物保护站在美国白蛾监测工作上认真负责,踏实到位,取得的成绩值得表扬。由于我市是美国白蛾在我国分布区域的最北端,长春市园林植物保护站在美国白蛾监测工作上取得的数据结果将为全国的美国白蛾分布区域的划分及防控情况提供有力的参考数据。
★ 第二代美国白蛾幼虫调查监测工作开始 第二代美国白蛾幼虫调查监测工作已经开始,9月10日结束,辖区内寄主植物100%调查,请各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报至园林植保站。
★ 第二代日本松干蚧调查监测工作开始第二代日本松干蚧调查监测工作开始,9月5日结束,辖区内寄主植物100%调查。
★ 长春园林植保微信平台加入方法:请用手机微信搜索“长春园林植保”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
【测报与防治】
榆凤蛾: 幼虫暴食期,今年数量较往年多,我市寄主为榆树、垂榆、金叶榆。
杨扇舟蛾:幼虫危害期,个别地段初孵若虫数量较大,我市寄主为杨、柳。
霜天蛾:幼虫危害期,个别地段数量较多。我市寄主为丁香、女贞、柳、五叶地锦等。
葡萄天蛾:幼虫危害期,个别地段数量较多。我市寄主为葡萄、五叶地锦等。
榆绿天蛾:幼虫危害期,个别地段数量较多。我市寄主为榆树。
黄刺蛾:幼虫危害期。我市寄主为李、杨、柳、榆、山杏等。
双齿绿刺蛾:幼虫危害期。寄主为杨、柳、丁香、山杏等。
丝绵木金星尺蛾:幼虫危害期。我市寄主为卫矛、榆、槐、女贞、杨、柳等。
榆津尺蛾:老熟幼虫期,我市寄主为榆。
人纹污灯蛾:幼虫危害期。我市寄主为榆、杨、槐、月季、荷花等。
冬蟖:成虫危害,个别地段数量较多,多种草本植物如紫玉簪等均可发生。
角斑台毒蛾:幼虫危害期,我市寄主为李、月季、海棠、山楂等。
蝗虫:短额负蝗、尖头蝗等,成虫取食寄主植物叶片。我市寄主为草坪、五叶地锦等多种植物。
缀叶丛螟:幼虫危害期,我市寄主为水曲柳等。
榆掌舟蛾: 幼虫危害期,我市寄主为榆。
苹掌舟蛾:幼虫危害期。我市寄主为榆、杏、榆叶梅、樱桃等。
梨剑纹夜蛾:幼虫危害期。我市寄主为杨、柳、梨、梓树、榆叶梅、丁香等。
以上害虫防治可喷洒触杀性杀虫剂,如1.2%烟碱·苦参碱乳油1000倍液或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000倍液。 |
芳香木蠹蛾东方亚种:幼虫在树干内危害,我市寄主为柳、白桦、稠李等。防治方法:9月上旬幼虫下树寻找越冬场所时进行消杀防治,人工处理幼虫。
光肩星天牛:成虫期,取食叶片补充营养并交尾、磕槽产卵。我市寄主为糖槭、杨、柳、桦、垂榆等。防治方法:喷洒触破600倍液消杀成虫,嗑槽可人工处理,注射氧乐果乳油。
桃红颈天牛:可在树皮缝表面看见有粉末状木屑排出,用刀剖开树皮可见白色的幼虫。目前是处理该虫态的一个关键时期。防治方法:人工处理幼虫,具体的就是找到蛀孔处用刀尖小心剖开树皮,处理幼虫。
蚜虫:榆叶梅蚜虫、稠李蚜虫、松大蚜等蚜虫数量较多,我市多种植物上均有发生,防治方法:喷洒3.2%甲维·啶虫脒微乳剂3000-4000倍液或1.2%苦·烟乳油1000倍液。
糖槭叶斑病:个别地段发病较重,我市寄主为糖槭,应及时处理以减少明年病菌侵染的可能。防治方法:喷洒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
白粉病:目前各类寄主如草坪草、刺玫、芍药、树锦鸡儿等虽已过发病高峰期,但应该防治以减少明年侵染的可能。防治方法:发病严重的喷洒三唑酮进行防治,发病轻的可结合修剪进行处理。
锈 病:发病高峰期已过,现在防治以减少明年侵染的可能。我市寄主为草坪、杨、松等。防治方法:发病严重的喷洒三唑酮进行防治,发病较轻的可结合修剪进行处理。
煤污病:个别地点发病,我市寄主为椴树、牡丹等。高温多湿、通风不良、蚜虫、介壳虫等分泌蜜露害虫发生多,均可加重发病。防治方法:疏枝;防治刺吸害虫;喷洒杀菌剂。
杨腐烂病 :我市多处地段发生较重,各单位应及时进行处理,寄主为杨、柳。防治方法:人工在发病病斑部位用刀划间隔1厘米的线,深达木质部,划线范围比病斑范围大1厘米,然后在划线部位涂抹甲基托布津50倍液。
=====================
【知识小宝库】
植物常见生物性致病因解析
侵害植被体内导致植被害病的一群个体很小,危害程度却很大的生物体,一直以来都在有植被的地方作用着,到目前为止,经科学研究,已总结出一些致病因,下面就来一一进行分析:
一、寄生性种子植物
常见的寄生性植物有菟丝子,是一种完全寄生的草本植物,有攀援性,无根,叶子经过退化已成鳞片,繁殖能力强,可种子繁殖,也可茎繁殖,借助可攀爬物即可进行生长,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二、线虫
线虫是一种低等动物,身体微小,根据自身性质有的生长在土壤中,有的寄生在植物根部,有的寄生在植被叶子上,对花卉的危害很大,常引起病害的发生。如:菊花叶枯线虫病。
三、类菌体
致病症状:黄化、丛枝、矮化、花变叶等,如泡洞丛枝病、翠菊黄化病。类菌体界于细菌与微生物之间,个体大于病毒小于细菌,属于低等细胞生物,主要靠植物嫁接、叶蝉类昆虫作媒介传播。
四、病毒
植被感染病毒后叶子或花出现生长畸形、丛生、植物矮小、节间变短、叶子皱缩、局部坏死、黄化、皱缩、斑驳、黄绿相间的花叶等性状。病毒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种主要成分组成的极微小颗粒,比细菌小,能通过一般的滤纸,需要用显微镜高度放大后可见。通过昆虫、植物的各种繁殖方式进行传染、如菊花病毒病、一串红病毒病。
五、细菌
细菌体小于真菌,是单细胞生物,也是一种低等植物,用分裂的方法进行繁殖,危害园林植物的细菌有软腐病、根癌肿病,细菌性叶斑病等。
六、真菌
真菌是低等植物,显微镜下可见,多细胞体,不能自己制造所需养分,但有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繁殖和高等植物相似,条件适宜时产生的孢子借风、雨、虫等传播传染,造成流行病害。(摘自北京植保网)
∞∞∞∞∞∞∞∞∞∞∞∞∞∞∞∞∞∞∞∞∞∞∞∞∞∞∞∞∞∞∞∞
【本期提示】
刺吸式害虫的防治工作不能放松目前食叶害虫的危害高峰期即将过去,现在正是刺吸式害虫开始准备繁殖越冬的时期,也正是防治此类害虫的一个关键时期,因此,各单位要详细查看辖区内的发生情况,及时防治,以减少越冬基数,减轻明年的危害。
抄 报: 李树国主任、姜治莹市长、孙亚明副市长、市人大城环委、市政协人资环委、市建委、市园林绿化局
抄 送: 各区区长、区绿化办、区建委、市、区园林部门
————————————————————————————————
主 编: 韩军玲 编辑:许晓明 邓小芳 佟振宇 植保Q群: 49497209 传真:0431—88912660
邮 编:130061 E-mail:ccylzbz@163.com通讯地址:长春市西民主大街4号(御花园内)